查看原文
其他

发扬红色精神!哈军工纪念馆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

牢记嘱托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4-10-31

近日

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

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

公布了第五批

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名单

哈军工纪念馆

成功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

总书记关怀

打造传承红色精神“根据地”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第一站就来到了哈军工纪念馆,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贡献。哈军工红色基因是学校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大学的精神底色,哈军工纪念馆系统整合哈军工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已成为学校传承创新军工文化的名片。

走进哈军工纪念馆,一份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记吸引学生们站在展柜前仔细端详。“它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用俄、日、中、德四国语言写成的。”每当大一新生来参观,大学生志愿讲解员都会将这份笔记背后蕴含的科学精神、哈军工时期的红色故事和前辈们打造国之重器的奋进历程讲给他们听。

杨士莪院士于1965年写的四国笔记

战火催生的哈军工,在一穷二白中开拓,在筚路蓝缕中跋涉。展柜中陈列着毛泽东同志于1953年颁发的一份训词,其中写道: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要有大批能够掌握和驾驭技术的人,并使我们的技术能够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

“迫切,迫切!哈军工因此诞生。”哈军工纪念馆馆长李宏介绍,“这份非同寻常的训词,要求我们保持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承载着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哈军工人,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

纪念馆一角,多媒体技术再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场景。观众按下按键,体验试验成功那一刻的激动心情。“1963年,刚组建不久的中国核武器实验基地急需科研人员,哈军工原子工程系相关专业38名学员提前毕业,扎根红山脚下,成为基地重要的科研骨干力量。”大学生志愿讲解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王佳怡把这段历史娓娓道来。

建馆11年来,哈军工纪念馆是哈工程每一届新生踏进这座校园最先接受红色教育、刻上红色烙印的重要一站。作为“大思政课”教学基地,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了解这段历史,哈军工纪念馆将哈军工精神与文化纳入大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本科新生在参观哈军工纪念馆后,通过小组研讨形式,选取与专业相关或感兴趣的主题,收集资料完成视频和文字成果。

资源汇聚“大课堂”

打造特色育人新范式

哈军工纪念馆多年来始终坚持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金课堂”。上好纪念馆里的思政课,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实践研学”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将哈军工精神与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

纪念馆围绕哈军工优良传统,从哈军工的红色使命、创建、学风教风、科学家精神、科研成果等方面打造精品线上示范课程;充分发挥学校专家、青年教师、优秀学生等群体,联合打造大思政课教学素材库,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筑牢基础;依托哈军工纪念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来自国内外的上万名中小学生走进哈军工纪念馆,上一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打造线上示范课程

▲形成多个系列的教学素材库

▲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研学实践

“星光闪烁,你用坚毅的决心扛起了国防科技的重任。不负众望,你用坚韧的意志书写了强国安邦的华章。”新生红色传承故事会暨《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成果汇报会上,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铺开一幅鲜活生动的红色校史画卷,重温峥嵘校史,讲述心中的哈军工精神,表达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树牢科技报国志的信念和担当。纪念馆致力于将“博物馆思政课”融入“学校思政课”中,让8000余名大学生立体式演绎哈军工红色传承思政大课,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新生红色传承故事会

“哈军工革命文物+x”

让红色文化“出新”又“出圈”

哈军工纪念馆一直重视文物藏品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开发和应用,构建了以哈军工革命文物数字化建档为基础,以“哈军工革命文物+”为手段的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新模式,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扩大革命文物的传播力,绽放时代光彩,彰显时代价值。

"哈军工革命文物+数字化"

纪念馆推进哈军工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扫描、转录等技术创建数字档案,辅以VR全景记录,为历史还原奠定基础;建立哈军工革命文物馆藏系统,整合实物展示与查询功能,让大家方便快捷地查询馆藏实物信息,为哈军工革命文物藏品建设一个安全的家;完善数字化服务,建设网上虚拟展厅,运用多媒体技术,让观众通过手机即可云端游览纪念馆,累计点击量超5万人次。

“哈军工革命文物+视频”

纪念馆推出以馆藏文物藏品为核心的6期《藏品有话说》系列视频,每个视频作品都以哈军工纪念馆的馆藏藏品为切入点,围绕着训词、经典问答油画、气垫船在旅顺口长航试验的照片、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901的元器件等馆藏文物展开,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在讲述革命文物背面的故事的同时,不断挖掘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从而转化可视化媒体作品。

“哈军工革命文物+展览”

纪念馆打造精品展览,让文物“走出去”。通过“不忘初心 强军报国——哈军工发展历程展”“强国安邦 勇攀高峰——哈军工科学家精神专题展”等展览,对哈军工成果及哈军工院士科研手稿、学习笔记、研究成果进行实物和图文展示,让观众近距离感知他们在哈军工治学求学,严谨求实、甘为人梯的科学家精神及对当代青年学子价值追求的深远影响。

今年5月31日,哈工程发起的《想的是党 为的是国 强的是军——哈军工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弘扬》主题巡展,首站在北京理工大学开展,部属高校相关负责人与师生代表参观展览,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同上强国强军“思政大课”。

以研扩讲

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哈军工纪念馆以哈军工研究中心为平台,研究哈军工历史,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背后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追寻哈军工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哈军工纪念馆现有大学生志愿讲解员、研究生宣讲团、两老讲授团、青年讲师团等多个不同群体的宣讲队伍。

2023年,大学生志愿讲解团进行宣讲活动超过2000场,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超过10万人。青年讲师团开发出13期哈军工优良传统系列讲座,到省内外20余所学校开展宣讲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下一步,学校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强国强军,再立新功!

欢迎第66期哈军工学员!

身负荣光,接续奋斗!

哈工程5852名硕、博研究生今日开学!

全“新”启程!

欢迎哈工程2024级10196名新生!

万名哈军工传人来了!

大数据带你认识他们


    哈尔滨工程大学    

—  heu19530901  —


撰文 | 满胜永

信息来源 |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哈军工纪念馆 往期推送

排版|董昕瑶

校对 | 李颖超

编辑|董昕瑶 谷雪

责编 | 霍萍

审核 | 金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尔滨工程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